章节目录 第113章

作品:《清狂

    本来就是借坡下驴,符黎出了酒楼也没有去衙门,而是转身进了窄巷中,看清手下围簇的人之后,符黎迎上去喊了声大哥。

    被唤大哥的人相比符黎,眼窝更深,头发卷曲,也更沉稳,符黎看见他还挺意外的,“大哥,君上还是不肯接下山庄的重担。”

    符凇不在意:“既然庄主之位给了他,他不要也不会落到别人身上,你不要再管这件事,收拾收拾,你要去上京了。”

    这个消息让符黎很惊讶,符凇无奈摇头:“你别高兴太早,你不能跟君上同行,这次命你上京,是叫你在上京铺开月隐的势力……君上是皇室中人,迟早会有这一天的。”

    话是这么说,但符黎有些犹豫:“前辈们不会同意的。”

    符凇鼻翼翕动:“老庄主要把山庄留给君上的时候,那些老家伙也不同意,现在还不是睁一眼闭一只眼?今时不同往日,月隐不能再停滞不前。”

    这倒是正合符黎的心意,他正愁不能去上京,没法兑现对秋澜姑姑的承诺——要护君上周全呢。

    大盛与月氏以乌鞘岭为界,大盛控扼庸关,庸关两侧崇山峻岭,地势险恶,易守难攻,可以说,只要守住庸关,大盛便可高枕无忧。

    上一世叶清弋临危受命,在庸关城墙上晒裂了脸颊,也淬出一身烈骨,但他无力回天。

    敌军推倒城墙、冲破庸关的景象还历历在目,那是个极燥热的盛夏,而如今叶清弋站在城墙之上,极目远眺两侧雪峰,在云雾缭绕中,突然产生了一丝不真实感。

    “大公子,先饮一杯元正驱驱寒!”

    叶清弋依言回头,一愣,除了卫将军张宪,六大大将军便来了四位,不止他们,后来叶清弋颇为倚仗的王师爷也在,人人都手执酒杯,满脸感慨。

    在场诸位随着叶瑾征战多年,是看着叶清弋长大的,还轮番抱过小时候的叶清弋,听到叶清弋武举夺魁的消息不知有多振奋,如今见到人了,怎能不感慨,都争着要跟叶清弋碰杯。

    干了之后,张宪解释说还有两位将军驻守在乌鞘岭没回,过年也得就地过,张宪不觉得苦,反倒庆幸:

    “凉州大难,大将军分派人手前去救灾,驻守在乌鞘岭的人一点也没动,这不,刚刚好碰上月氏,这帮家伙还想伺机侵扰?还好早有防备,我们的人刚冒头,他们吓得马都跑丢了!”

    张宪哈哈大笑,“就是一群孬货想趁火打劫!大公子不用太担忧。”

    他看叶清弋不说话,便劝了一句,谁想转头看见师爷也绷着脸,当即不耐烦道:“我说都这么久了,你还是觉得那次偷袭很奇怪啊?”

    王师爷轻哼:“你不信我,我说给大公子听,大公子,我琢磨着,月氏过完冬粮食吃光了了,要来打一打也正常,但是怎么会只派出百来人马?还有他们骚扰的时机,正好就是凉州遭瘟的时候,真的不是巧合?”

    其余几位将军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叶清弋更是沉默着。

    他没法在现在告诉王师爷,他的不安并不是空穴来风,去年开春的一次侵扰不过是在为第二年的进犯做试探,在大盛和月氏相安无事的五年中,月氏已经将战马养得膘肥体壮,他们正蠢蠢欲动,要狠咬下大盛一块血肉才罢休。

    而之后大盛的战败与兵力强弱无关,却与内斗撇不开关系,叶清弋来这一趟,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弄清楚内斗的根源——十一年前武威城大捷的内情。

    王师爷在听清楚叶清弋的问题后,脸上酒气迅速消退,原本黑瘦的脸憋成了酱紫色,饮酒后飘忽的眼神也渐渐显出惊惧。

    “大公子——问这个做什么?”

    想知道父亲是否真的不肯迎敌,逼得嘉阳公主领兵出战?想问凉州是否真的与叶家结下宿怨?还想问为什么有关这场战役的记载全都含糊其辞!

    “叶家荣辱全系在多年前的这场战役上,王师爷!求您告诉我实话吧!”

    【作者有话说】

    一些小戚的人生谏言:关我屁事,关你屁事,滚滚滚

    第60章 做戏

    上一世戚栖桐自己供述,他外泄军机的初衷,是为了报十一年前叶瑾拒不迎敌,使武威城陷于危难之仇。

    谁人不知,正是十一年前的武威城大捷,使得当时还是小小卒长的叶瑾一跃成了将军,叶清弋最清楚,那仗叶瑾以少胜多,打得十分漂亮。

    为了解开这一矛盾,叶清弋几乎翻遍所有可能记载这一场战役的书册,可撰书的人都约定好了似的,提到这场战役也只是一笔带过,可见这场战役另有内情。

    书册没用,那就找人,叶清弋问过一直跟在叶瑾身边的杜辉,还是趁跨年夜杜辉喝醉酒时问的,结果杜辉就跟现在的王师爷一样,明明已经半醉,但只要听到武威城大捷,便一点醉意都没有了,不是含糊其辞,就是企图通过反问来蒙混过关。

    上一世叶清弋领兵之后,某次终于忍不住问了王师爷,可王师爷的反应让人失望,叶清弋想着,许是怕提起叶瑾和戚栖桐徒增他的伤感吧。

    可现在为什么王师爷还闪躲?

    叶清弋特意带着王师爷去了处没人的地方,不甘道:“王师爷不必再瞒我了,我知道,这件事揭露出来会给叶家带来大难,但我不想我爹做了好事还遭人怨恨。”

    凉州瘟疫,叶瑾没有丝毫犹豫就伸出援手,不过就算没有这件事,叶清弋也不认为叶瑾是临阵脱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