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23章

作品:《大明之南洋再起

    毕竟现在巴达维亚还是荷兰人的地盘,华人们很懂得收敛!

    只是都在心里盘算着,等什么时候王师收复巴达维亚了,他再狂欢也不迟!

    不过,面对这一天大的好消息,也是有人付出了实际行动的。

    为数不少的华人商贾,农民,水手,工匠,在听闻吕宋方面,免费给华人分地的消息之后,选择迁往马尼拉。

    免费分地是一方面,但更多还是为了安全!

    普通的华人老百姓可分不清荷兰和西班牙的区别,在他们看来,两者也没什么分别,都是高鼻深目红发绿眼的鬼老。

    既然西班牙人会屠华,那难保荷兰人不会也这样做!

    虽然目前来说,荷兰人对华人还算友好,但谁敢保证以后呢?

    思来想去,还是大明朝的官府靠谱些。

    虽然大明朝的官府贪官污吏有很多,经常横征暴敛,但最起码不会屠杀自己治下百姓啊!

    更何况,大明朝虽然有贪官,可荷兰人的贪官也不少。

    横征暴敛这方面的话,荷兰人也没好到哪里去!

    马尼拉的西班牙人针对华人收重税的事情,还是和荷兰人学的呢!

    大量华人人口,尤其是青壮劳力的迁移,使得巴达维亚的市井竟然变得萧条了许多。

    李家的生意做的很广,除去经营海贸外,还在做着种植园的生意,甚至还经营着好几座矿产。

    李家的生意做的很大,在很多方面,和荷兰东印度公司都有合作。

    李维亮作为李家家主,一手掌控着整个家族的生意,还和总督络贝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

    在整个巴达维亚,李维亮都能算是一位头面人物。

    即使很多荷兰权贵见到他,也得叫一声李先生。

    但是今天,李维亮这位大人物,却是头疼极了。

    因为他那个今年已经六十有七的老父亲,非要带着他今年才十岁出头的儿子,前往吕宋定居。

    李维亮想要开口劝阻,却是差点被自己的老父亲打断了腿。

    第一百七十五章堂堂中国岂无人

    “维亮,你不必再劝了!”

    “为父主意已定,此生一定要重归我大明治下!”

    “这巴达维亚再好,也非是我汉家治下,置业可以,但不能安家。”

    “为父读了一辈子圣贤书,不愿死了之后,还要葬在蛮夷的土地上!”

    “吕宋虽不是故乡,可那也是汉家治下啊!”

    李老先生抬头望着北方,清瘦的脸上满是对故土的思念。

    “老夫要让我孙子,以后可以光明正大的做一个汉人,穿儒衫,梳发髻,读圣贤章,遵循古礼,二十加冠”

    李维亮看着自己父亲那双原本浑浊,现在却冒着精光的眼睛,下意识的点头,从小接受的忠孝教育,使得他不敢忤逆自己的父亲。

    “儿子这就为您安排!”

    “您老先去吕宋为全家打前站,儿子这边的产业要往吕宋转移,总得一段时间的。”

    “还有就是,等全家搬到吕宋之后,巴达维亚这边的产业也不能放弃,我准备让二弟来接手巴达维亚的那些矿山和庄园,我陪父亲一起去吕宋!”

    李家老爷微微颔首说道。

    “到时候,为父就在吕宋开一间书院,招上三五十个学员,给孩子们启蒙,教授些四书五经的圣人章,含饴弄孙,也就能含笑九泉了!”

    李维亮恭敬告退,开始着手为自己全家搬迁做准备。

    李家是个大家族,从上到下几十口人,丫鬟仆役二三百,家中金银财产古董名珍无数,搬迁起来自然不是简单的事情。

    哪怕是老爷子带着孙子先走,那所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也不简单!

    光是老爷子自己的行礼,就有好几箱子的名贵书稿孤篇,还有好几箱子的春夏各季的衣服,还有喜爱的房四宝数十套,花瓶,书桌,笔洗,书架等东西也是不少。

    除此之外,还有身边伺候的丫鬟小厮就有将近二十人。

    巴达维亚的港口依旧繁忙,每日里数不清的大小船只进出,吞吐着海量的货物。

    人流依旧拥挤!

    力工们发出一声声吆喝,从船上大量的装卸着货物。

    除去货船之外,还有为数不少拉人的客船。

    很多华人扶老携幼的登船,支付了船票,向着被大明收复的吕宋岛而去。

    在这些华人百姓眼中,虽然大员岛被国姓爷收复了,但大员岛距离大陆太近。

    不知何时建奴就会打到大员岛去!

    虽然他们想要重归汉家治下,但也不愿意拿自己全家冒险。

    是故吕宋便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当然,在大量的华人人口涌入吕宋的同时,也有不少人选择前往大员岛定居。

    一方面是因为郑氏几十年纵横大海积攒下来的威望,一方面是在这些华人眼中,和吕宋比起来,大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家故土。

    一个大袖飘飘,身穿儒衫,头顶戴着儒冠,气质儒雅的中年人站在船头,眺望着远方,开口吟诵道。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