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198章

作品:《争魏

    一番挑挑拣拣,凑出一万五千勉强可用的大军,其他的则让他们跟着自己的国王回去。

    此番会盟,本来也只是要他们表个态。

    阳奉阴违也罢,蠢蠢欲动也罢,只要还遵守大秦的诏令,就还是中原的狗腿子。

    其实杨峥对西域的一些偏远小国根本就没兴趣。

    所有人口加起来万把人的国家很多,又太过分散,大秦没那个精力去吞并他们。

    再说吞并他们还要管他们吃喝拉撒……统治是需要成本的,投入和收益不成正比的事不能干。

    汉朝如此强盛,汉武帝对土地的欲望如此大,都没这么干。

    现在的大秦更不会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跟汉朝一样,大秦一直以来的国策便是控制一些核心地区,以维护商道。

    占住商道,也就达到目的了。

    很多国家看出来了,也有很多国家没看出来,就跟人一样,有智力差距的。

    于阗是最先看出来的,所以一直非常积极。

    而且于阗处在南疆的西南角,一直维护天竺到中原的商道,跟大秦有共同的利益。

    杜预直接将士卒打散,重新编制,以秦军良家子为军官,启用通晓汉言之人为副官,立左右二营。

    军法也非常简单,闻鼓不进者斩,闻金不退者斩。

    在高昌仅仅编练了十余天,便开始向疏勒进军。

    沿途自然不断有逃兵,被秦军斥候抓回,直接被斩首示众,人头挂在旗杆上,随着大军一同前进。

    见了血,这支军队立即变得无比顺从起来。

    秦军如此声势浩大,大宛、康居、萨珊不可能不知道。

    就算不知道,也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

    对方早就在等待这一天,本着先下手为强的原则,大宛与萨珊联军七万人马,忽然杀向疏勒。

    天山以北,两万康居骑兵和一万萨珊骑兵气势汹汹的杀向夏国,杨毅尽起国内步骑四万迎敌。

    疏勒国小,措手不及,瞬间被攻破。

    疏勒王哭哭啼啼的求杜预帮他复国。

    此时杜预的四万人马才刚刚赶到姑墨,还来不及跟于阗的两万人马合军。

    屋漏偏逢连夜雨,夏国内部前乌孙国的残余势力趁机发难,意图借萨珊和康居的力量复国,国中两座城池叛变,响应萨珊人。

    杨毅麾下的乌孙部众,散去万余人,剩下的乌孙人也人心惶惶。

    西域形势似乎朝着不利秦军的方向发展。

    不过这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上一次是他们打赢了,有战争红利在。

    通常情况下,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次还是他们赢。

    敌方统帅也不是庸才,先下手为强,占据一定的主动,还有带路党暗中提供情报,秦军不仅要对付外部敌人,还要应付内部复杂的形势。

    如此多的优势,萨珊人没有优势是不可能的。

    萨珊波斯也才刚刚崛起四五十年,一路东征西讨,砍伐一个个强国,最终成为当世最强大的帝国之一,正是如日中天之时。

    他们有自己的文明,自己的传承,非寻常游牧国家可比,是这片大陆的传统征服者之一,号称万王之王!

    四大文明古国,除了华夏,有三个是被他们灭亡的。

    姑墨城下,萨珊人、大宛人正在耀武扬威。

    大宛以骑兵为主,围着姑墨城往来奔腾,大声嘲笑辱骂。

    萨珊军中五百于重骑兵横在阵前,穿着厚重的鳞甲或锁甲,钢制而闪闪发光的束腰,单手持一杆长矛,腰间挂着短锤或长剑。

    而他们的步卒也颇有特点,以长弓为主,一个重步兵加九个弓箭手为一个纵列,一排重步兵守护九排弓箭手。

    “萨珊重骑!”西域诸国的军官脸色剧变。

    尹春的脸色也不太好看,河中大战,府兵与萨珊军打的有来有回,一度占据优势,但这种骑兵忽然出现在战场,致使秦军最终战败。

    地方府兵中,没有重骑兵的编制。

    杜预目光落在那几百重骑兵身上,旁边自有知晓西域事宜的掾吏讲解,“萨珊重骑皆是高种姓子弟,自幼习武,名为不死者,或不朽者。”

    “插标卖首耳!”旁边的田章冷笑道。

    “民谚有云,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萨珊人若只有此等实力,必败无疑!”苟晞目光落在他们的骑兵身上,敏锐的发现了他们的弱点。

    看到弱点的不只苟晞,李特拍着胸脯道:“末将愿率三百老卒击之,不胜,提头来见!”

    周围的西域军官闻言皆一脸诧异之色。

    杜预望了望头顶的毒日,“传令左右营守城,老卒休息,战马养好体力。”

    第九百二十二章 弱点

    第一日不战,第二日也没打,第三日第四日同样如此。

    城外敌军的嘲笑辱骂声越来越大。

    杜预无所谓,但对西域联军的士气打击极大。

    越来越多的人对秦军失去信心,有了小心思,夜里还有人翻城投降。

    杜预仿佛什么都没看到一般,每日例行公事一般的巡查完城防之后,便跟老卒呆在一起。

    终于,到了第十日,有人忍不住了,焉耆公然举起了叛旗。

    焉耆不算小国了,有城九座,民五万七千三百,胜兵九千人。

    所以焉耆在西域一直比较狂妄,汉魏以来,常有劫掠商贾之事发生,历史上还惹毛了北魏拓跋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