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51章

作品:《争魏

    昼伏夜行了整整五日,才抵达临羌,也许是距离领地太远,狼群终于退去了。

    只有那头苍狼在山梁上对月长啸。

    啸声悲凉。

    与夜风一起呜咽。

    临羌即为汉将赵充国屯田之地,坐落在湟水之北,山峦之间,胡人有重兵驻扎在此。

    西北与西海草原相连,地势平坦,西南与日月山相接,山路起伏。

    从临羌的命名,就可知此城作为汉廷在湟水河谷统治的前沿。

    被经营多年,乃是一座要塞。

    要攻陷此城绝非易事。

    别说三千人,三万人都难。

    杨峥只能继续从西南山地中绕行。

    日月山是西海与湟水河谷的天然分界点,也是西进南上的必经之地。

    胡人在山中亦有关寨。

    但相对于临羌,则简单的多。

    賨兵最擅长此类作战。

    刘珩引百余亲兵挑战在前,賨将罗虎子引两百賨兵翻过悬崖峭壁,前后夹击,关隘转眼既破。

    不过寨内一道灰色狼烟直冲天际。

    在蔚蓝碧绿的天野间犹如一阵长矛。

    临羌城几股斥候驰出,直奔日月山而来。

    看到关寨被攻破,又飞奔回去。

    杨峥以为胡人会出城来争夺日月山,但等了两个时辰,临羌城没有任何动静。

    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遂下令将俘虏的六百胡人全部斩首。

    人头堆成一个小小的京观。

    第一百一十四章 血火

    攻下日月山,便对西海形成居高临下之势。

    西海水草丰美,不仅仅只有冶无戴一支胡人,羌人、匈奴、鲜卑亦有种落在此。

    很多种落随从冶无戴出兵。

    所以他才有如此声势。

    兵法有云: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动如雷震!

    自古慈不掌兵,刀子既然拔出来,当然要见血。

    但凡遇到的部落,尽皆屠戮之。

    掠其牛马牲畜,所有财物连同尸体帐篷一起焚毁。

    财帛和女人只会降低士卒的战心。

    三千孤军进入西海,刀锋所向,尸山血海。

    带不走的全部焚毁。

    残酷的杀戮也让每个士卒身上的杀气越来越重。

    黑色盔甲上沾着殷红鲜血,煞气如云,阵列奔行间,仿佛有一股黑气在浮动。

    既然生在这个时代,那就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更何况他们的男丁也随从冶无戴起兵。

    历史上羯族迁入内地,遇上腐朽的西晋,他们的做法更为血腥残忍。

    不管杨峥承不承认,杀戮是这时代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

    汉羌大战持续百年,汉廷耗费亿万,依旧无法解决问题。

    段颎刀兵开路,杀的人头滚滚,羌人才老实下来。

    三千兵力不多,但对付空虚的草原足够了,而各部落的传统也是一盘散沙。

    三千步卒很快转变成三千轻骑,每人两马、三马……

    霍去病出兵河西,引良种大马入河湟西海,名震后世河曲马由此诞生。

    历史上吐谷浑祁连山天马与波斯草马育种,培养出青海骢。

    西海健马比杨峥所带的羌马更加健壮,士卒铁甲长矛,全副武装,战马依旧奔行如飞。

    草原上顿时刮起腥风血雨。

    胡人部落根本来不及反应,便一个个被屠戮。

    从杨峥翻过日月山起,西海就处于任人宰割的状态。

    即便是大部落,突然一击之下,四分五裂。

    “报将军,前方一百里,便是冶无戴部落!”几骑斥候从东西南北依次返回。

    残酷的杀戮也在渐渐改变杨峥的气质,即便是微笑之时,也有杀伐之气一闪而过。

    “不过胡人已经有了防备,有六千余骑日夜防守。”

    杨峥眉头一皱,西海草原这么大动静,胡人有防备也是应该的,“东面如何?”

    “东面临羌城派出一支四千人胡骑。”

    前后夹击。

    杨峥扫了一眼身边诸人,“也罢,这些时日你们光吃肉,也该啃啃硬骨头了。”

    尹春道:“将军是想先灭临羌城的援兵?”

    杨峥笑道:“错了,我们吃掉援兵,冶无戴的家眷就要跑了。”

    刘珩兴奋道:“属下愿为前锋,定教胡人鸡犬不留!”

    自从进入西平以来,这厮越来越亢奋,死在他手上的羌胡不下百人。

    仿佛天生就是屠夫。

    敬业精神让杨峥佩服不已。

    有这么得力的部下,杨峥也节省了不少力气,“今夜杀牛宰羊,大飨士卒,明日进军,屠灭西海胡部!”

    “遵令!”

    身旁诸人半跪于地,眼底升起一抹血红。

    武威、姑臧。

    战争同样惨烈。

    冶无戴对姑臧早已垂涎三尺。

    一上来便火急火燎的猛攻。

    攻下此城,便斩断曹魏与河西的联系,冶无戴至少能拥有半个凉州。

    还可与秃发鲜卑、匈奴联合,掀起更大的波澜。

    姑臧是冶无戴最理想的建都之地。

    北面是山丹草原,曾是大汉的牧马之地,凉州大马自此而出。

    西面、东面、南面良田万顷。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