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84章

作品:《1825我的新大明

    另外,还有二三十万鲁米利亚和瓦拉几亚的东正教徒跟随沙皇的军队撤退......罗刹国内对这场战争的看法是一场因为英国的背叛而没有能取得全胜的胜利!

    代价虽然大,但胜利果实依旧丰厚,所以罗刹国内的好战气氛变得更加高涨!”

    其实这场第八次毛土战争中,罗刹帝国的收获比历史上的第八次毛土战争要丰厚得多!

    毛子不仅拿下了摩尔达维亚公国这块嘴边肉,还拿下了克里特岛!

    这意味着罗刹国已经是一个地中海国家了!

    而且罗刹在克里特岛和摩尔达维亚公国、鲁米利亚、瓦拉几亚等地“收获”的人口怎么都有两三百万,比损失在亚德里亚堡的人数多了十倍都不止。

    所以罗刹虽然赢得很艰难,但还是赢了!

    此外,罗刹国在退兵之前,也已经打赢了艰难的亚德里亚堡之战。而且土耳其帝国还濒临崩溃,并且陷入了内战。如果不是英国领着法国、奥地利、普鲁士、撒丁王国一起反水,君士坦丁堡多半也收复了。

    毛熊什么性子?吃了这么大的亏能忍就不是熊脾气了!

    “那是我们的支援到位!”诸葛为道喝了口大黑空送上的清茶,笑着说,“如果不是尼古拉不肯开通中亚的铁路......”

    “尼古拉.帕夫罗维奇非常感谢你的支持!”娜塔莉已经在诸葛为道身边坐下来了,“他现在已经同意全力推进中亚铁路项目了。”

    “那是因为道光拿下了波斯!”诸葛为道说,“他开通了中亚西段的铁路就能连接上正在规划中的阿瓦士——仙门关铁路!”

    娜塔莉笑着对诸葛为道说:“亲爱的,无论如何,尼古拉.帕夫罗维奇和路易十七的秘密结盟,都将打破大英帝国努力维持的欧洲均势。”

    “尼古拉一世和路易十七?”诸葛为道愣了愣,马上明白了,“他们是全欧洲最反党的两个人,在欧洲的革命氛围越来越浓的情况下结盟也是应该的。可是......”

    “可是大军师并不知道此事?”娜塔莉冲着诸葛为道眨了眨大眼睛,笑道,“是黎塞留公爵亲赴彼得堡和尼古拉.帕夫罗维奇谈判的!”她停顿了一下,又道,“这些日子路易十七处境艰难,他一边要应付国内的越来越活跃的共和派和波拿巴派,一边还要出兵阿尔及利亚以求转移国内视线。不过没有波拿巴分子的全力配合,他的军队在阿尔及利亚注定艰难。而目前比利时、意大利、波兰的革命形势都非常高涨!而且波拿巴分子都深刻介入了这三地的革命......一旦拿破仑二世在英国的支持下离开维也纳,欧洲的波拿巴分子就会更加兴奋,到时候可能就需要沙皇和法王联手镇压了!”

    “那么说......”诸葛为道思索着问,“拿破仑二世没有答应迎娶法国的路易丝公主?”

    “他答应了,”娜塔莉说,“但他要先迎回拿破仑一世的灵柩,然后在巴黎和路易丝公主结婚。”

    “唔,”诸葛为道点点头,“结完婚就直接继承波旁王朝了?”

    娜塔莉笑了起来:“有这种可能!”

    这事儿的确不好说!

    现在是1830年啊!历史上1830年也是欧洲革命的“大年”——当年的欧洲人民革起命来可认真了,那都是搞法国大革命的共和派和横扫欧陆的波拿巴分子,武德直接拉满!

    拿破仑二世如果扶着那个男人的棺椁进入巴黎城,城内的波拿巴分子们想到往昔跟随皇帝横扫八方的荣耀和利益,直接就给拿破仑二世整一个紫袍加身也没一定。

    更麻烦的是,路易十七的陆军里面,除了极少部分人,剩下的要么真波拿巴分子,要么就是精神波拿巴分子。这要是闹起来,路易十七除了跑路还能干啥?

    “那普鲁士呢?”诸葛为道问,“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这些年挺安静的,普鲁士怎么也蠢蠢欲动了?”

    娜塔莉说:“那还不是因为大军师把诸葛世家在来茵兰地区的土地都转给了波旁王朝?你们诸葛世家购买的土地下面都是煤矿......路易十七想把那里的煤运回法国,而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想用那里的煤发展来茵兰的工业。普鲁士在拿破仑战争中获益良多,除了在维也纳和会中得到了大片的居住着德意志人的土地之外。受到拿破仑统治的法兰西帝国的影响,普鲁士在1806年——1810年间完成了一系列的改革,释放农奴、实行地方自治、改组中央政府、实现工商自由、取消行会特权、设立国防部和总参谋部、颁布了《普遍兵役制》、实现了全民义务教育,还开办了许多大学,所以普鲁士的工商业在过去的20年间发展极快。现在普鲁士的工业都快超过法国了!而且普鲁士的工业和法国的工业同质化严重,双方互为竞争对手。在这种情况下,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当然希望法国能有一场内乱,而他好乘机收回来茵兰地区的那些煤矿。”

    诸葛为道想了想,“你怀疑那些在法国和比利时闹腾波拿巴分子有可能得到了普鲁士的暗中资助?”

    娜塔莉笑道:“也许吧!在欧洲......一切皆有可能!”

    “说的也是,”诸葛为道看了眼金发碧眼的娜塔莉,心说,“你们这些欧洲人在整个19世纪还有之前的几个世纪,在道德底线的问题上是非常灵活的......基本上就是没有底线,为了利益真是什么都干得出来,而且这些道德底线灵活的国家都很有实力!大英帝国带着这帮小弟,还真是够累的。既然英国已经那么累了,那不妨让他们再辛苦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