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92章

作品:《[莲花楼同人] 世间再无李莲花

    李莲花眉锋微微上挑,“那可未必。”

    第281章 番外:老七大婚(这次是真的)

    两人闻言,都朝他看去。

    李莲花抬起一根手指,“至少我们现在确定了一件事,人的确是她杀的。”

    “若是一个嗜血的疯子杀人,是不会将特征记得这样清楚的。”

    笛飞声眉锋微微一挑,“你的意思是,她原本就认得这些人。”

    李相夷摇头,“恐怕不止是认识这么简单,从她的神色来看,应该是恨极了这些人。”

    如今沉下心来细细一想,的确如李莲花所言,不是全无收获。

    可若是仇杀,她为何要费这么大的劲,将黄金一路运回京城?

    李莲花抬手拍上他的肩头,“别想那么多,慢慢查。”

    李相夷转眼看向他,微微点头。

    李莲花又道,“人先关在这,等明天老七成了亲,再去铜雀台问消息。”

    李相夷应他,“好。”

    ………………………

    第二日。

    齐府边上的街道十分热闹,随着鞭炮炸响,一队衣着喜庆的迎亲队伍缓缓走来。

    齐知源身骑白马,一身红衣衬得他俊逸潇洒,红光满面。

    锣鼓声震天,唢呐声悠扬,交织出一派喜庆祥和。

    后方的花轿里,凤冠霞帔的金三娘时不时掐上自己一下,确认不是在做梦。

    又撂开眼前的流苏和红盖头,掀起帘子看一眼老七还在不在。

    那张灿若桃李的面容上除了难掩的喜意,还有几分恍惚。

    她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了,久到她拿不准齐知源对她的感情。

    她甚至已经认命,倘若他只将自己当妹子,那她便跟着他,做他一辈子的妹子。

    却不料出去一趟,这木头一般的性子就这么开了窍……

    她放下帘子,眼角含泪,嘴角带笑。

    在喧嚣的鞭炮声中,迎亲的队伍进了齐府。

    今日的齐府满堂华彩,连带门口威严的石狮子都挂了红绸。

    李莲花站在宾客队伍里,在震天的鞭炮声中,与边上的人一道鼓掌。

    他唇角上扬,眼底眉梢都带着笑,在心底真挚的祝福这对新人。

    齐府临近京郊,不比天工园装潢华贵,但胜在雅致温馨。

    三人随着宾客队伍进了门,但见院中满园金竹挂满红绸,挂着大红的灯笼,处处贴着喜字。

    新郎新娘在众人的簇拥下行至堂前,喜婆唱吉时,新人拜天地。

    两人都没有高堂,堂上坐的马关青与一个年纪稍长些的女人,想来与铜雀台关系亲近。

    今日来的宾客李莲花并不眼熟,只在人群中见了沈遮,相互打了招呼。

    礼成后,新娘被人扶进洞房,新郎则留下来接受宾客的祝福敬酒。

    欢声笑语,觥筹交错,今日齐府中格外的热闹。

    今日请的是老七和金三娘的朋友,来来往往都是道上的人。

    有李相夷这个武林盟主在,几乎没人愿意来搭伙,所以李莲花他们这一桌,统共也就三个人。

    三个人正合适,周围热闹他们的,这三个人聊自己的。

    既热闹又清净,恰好是李莲花最喜欢的。

    他端着一杯酒在手里,撑脸瞥向边上的李相夷,“你说,我什么时候能喝上你的喜酒?”

    李相夷顿了一下,往他碗里夹菜。

    笛飞声笑着挑眉,“怎么,你不好意思提亲?”

    李相夷又给他也添了一筷子菜,“待江湖再平稳些。”

    李莲花笑着给他倒了一杯酒,“好,我等着你们的请柬。”

    三人酒杯一碰,撞出一声轻响,与周围热闹的氛围融为一体。

    ……………………

    第282章 番外:庄生晓梦3

    天工园。

    李莲花三人下榻的院落里有一棵梨树,晚熟的蜜梨无人采摘,累累硕果坠在枝头压弯了树枝。

    树下有一张石桌,李相夷坐在石桌前,拆四顾门分坛快马加鞭送来的信。

    李莲花伸手摘了一个圆润饱满的梨子在衣服上蹭了蹭,一口下去,汁水充盈,清脆甘甜。

    好吃,等走的时候,他要削一条枝子带回去扦插。

    桌上的信不止一封,除了四顾门的,还有铜雀台送来的。

    距齐知源大婚已经过去了两日,老七已经开始帮忙干活了。

    李莲花啃了一口梨子,凑上去问李相夷。

    “说什么了?”

    李相夷面露思索,将手里的信给他递过去。

    李莲花坐下来伸手接了,叼着梨翻看。

    一共两张,一一瞧过,对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便有了大概的推断。

    据四顾门详查,这贺家父子二人的生平,不可谓不精彩,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贺家为富不仁欺行霸市的罪证,还有不少两人的风流事迹。

    品行不端与多方纠缠,这父子二人是一脉相承的,至于为什么将重点划在这一处,还得从那老庄主年轻时的夫人说起。

    贺老庄主如今的夫人康氏并非原配,而是续弦,这少庄主贺朝云是康氏所出,一直对外宣称是独子,但其实他的原配夫人给他生过一个女儿,名叫贺小满。

    这小姑娘六岁丧母,丧事草草了结,老庄主连丧期都没过,便将康氏迎进了门,连带着一个比贺小满大一岁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