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373章

作品:《[莲花楼同人] 世间再无李莲花

    抵剑相视一笑,二人同时发力,一个足下一点飞身悬空,挥剑破空。

    一人身形后仰,剑锋横扫而过。

    与世上另一个自己过招,这样的体验实在不可多得。

    李莲花几乎能预测出李相夷的每一招后手,提防应对,却又不得不惊艳于他招式间缭绕的剑意。

    一寸寸渗入他的骨缝里,让他捡回当年的李相夷。

    而李莲花,每一招每一式仿佛刻入骨髓,随着剑锋流淌而出。

    招式间的精妙衔接总是出人意料,不拘招式,不限格局。

    令李相夷心生恍然,原来竟还能这样出剑。

    方多病看得有些奇怪,分明是两个人在对招,他看着却又觉得像一人在月下舞剑。

    两人的剑式太像了,有时候甚至感觉像同出自一人。

    剑影凌落飞得满院都是,削断了不少翠竹。

    竹林中风声萧瑟,刀兵声四起,竹叶纷然飘零。

    云居阁内一声推门声响,青红二色缠斗在一处的身形一触即离,站得相当远。

    一人执剑负手,一人剑尖点地,都朝着开门的方向看去。

    漆木山本是带几分警惕的,一看二人这架势就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揉了揉惺忪的睡眼。

    “年轻真好,精力充沛。”

    说罢,打了个哈欠转身回去了。

    相对的两人都松了一口气,收剑不再战。

    本就是过招,点到为止,也算尽兴。

    “好!”

    方多病放声叫好,拍手鼓掌,一张小脸被火光映得发红,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两人对完招心情不错,路过他时都抬手揉了揉小孩的脑瓜子。

    这个说:“早些休息。”

    那个道:“明早起来练剑。”

    方多病看得困意全无,干劲满满的握拳,“好嘞二位师父!”

    第267章 番外:万圣大典1

    李莲花这一趟云隐山之行,来的时候是一个人,走的时候是两个人。

    李相夷终归还是想了个法子让他分忧,江湖事管不了,徒弟总能替他看上一看。

    李莲花一个人过惯了舒坦日子,原本是不想帮他看孩子的。

    但架不住一大一小两个孩子眼巴巴盯着他瞧,终归是松了口。

    如此,他只能带着方多病一道下了云隐山。

    李相夷说的是,等忙完了就去接他。

    具体什么时候忙完,这可就没个定数了。

    李莲花愁啊,他哪儿会看孩子?

    但下山以来,马车是方多病赶的,客栈是方多病定的,菜也都点的他喜欢的口味。

    李莲花又不愁了,这么省心的孩子,愁什么?

    他只是心疼起方多病来。

    好好的大少爷,半年时间怎么让李相夷折腾成这样了?

    但看他该有的少年锐气半点不折,古道热肠依旧,只是待自己格外敬重些,又放心下来。

    当然,也因为他很快就知道了,这样的省心只是表象。

    中秋过后便是重阳,万圣道的万圣大典便定在重阳,师徒二人慢慢悠悠一路过去,到宁州的时候恰逢大典前夕。

    宁州城内,澜川河畔。

    作为宁州城最大的酒楼,入夜后的湘秦楼反而比白日里更热闹几分,灯火通明,丝竹声声。

    一辆马车停在楼前,门口的小厮笑脸相迎上前来。

    驾车的是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面上稚气未脱,却颇具少年侠士的英气。

    他纵身一跃而下,掀开帘子朝里唤了一声。

    “到了李师父。”

    里头伸出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来,白皙修长,指腹带薄茧。

    若是懂行的江湖人见了,一定能认得出,这是一只握剑的手。

    从马车上下来青衫素衣的男子,瞧着约莫二十五六的年岁,通身清隽俊朗的气度。

    这两人正是从云隐山一路行山渡水而来的李莲花与方多病。

    方多病将手里的绳子往门口小厮手里一抛,又摸了一粒碎银丢过去,一身十足十的少爷范。

    那小厮眉开眼笑的停车去了,二人踏步进门,便见这湘秦楼内满堂华彩,热闹非凡。

    李莲花在此处落脚,完全是因为城内其他客栈早已爆满,唯有在封燕逐为他预留的酒楼内下榻。

    有小二迎上来,将两人带到大厅一处空角。

    李莲花目光扫视过一周,撩袍落座。

    小二将菜谱递上来,李莲花接了往方多病那头一递,小孩翻看了两眼,熟练的勾选了几样小菜。

    看了那菜式的报价,连眉头都没皱上一下。

    他将菜谱还给小二,脆声开口,“有劳,再上一壶热茶。”

    小二应声离去,李莲花朝方多病招了招手,小少年附耳过去。

    “今日这酒楼中龙蛇混杂,你谨慎些,切不可冲动行事。”

    方多病连连点头,“好。”

    李莲花瞥他一眼,看他应得这么干脆,张了张嘴,终归是没打击他的积极性。

    这一路上都好过多少回了,哪次管用?

    三五天的路程愣是耽搁了半个多月,亏这臭小子还能如此大言不惭的应下。

    上菜的间隙,听得隔壁桌有人聊起:

    “哎,你们听说了吗,此番万圣大典不单单只是迎回圣女,还要替圣女择一位夫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