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105章 炸炉了

作品:《三国好老师

    在汉中开附小的事情可以说是一蹴而就。不管是董明还是刘备有意促成此事,因此两人稍微商量了一下之后,刘备拍板决定在汉中九县各县先建一座明德书院附属小学。

    他倒是没学马维,把名字给改了。不过一共九座附属小学,每个县城都以县名命名了学校名称,用以区分。举个例子,南郑县这里的的就是明德书院南郑第一附属小学。日后肯定还会有第二、第三等等。

    汉中这边出钱出地方,董明出老师,来年开春的时候正式开学。

    有了马氏学堂的经验之后,董明处理这种事情很是得心应手。马氏学堂加上马蔡两家的孩子一起,一共也就四十多个学生,一个老师就能带过来。暂时还做不到后世那样分年级分科目,只能一个老师一锅烩,三年一届。

    汉中这边九所小学,也就是九个老师的事情。来年明德书院肯定会有一批学生出师,大多数是达到了资质上限,要想再有提高就必须在实践中提高的学生。突出代表就是戏志才了。

    说起来戏志才这些年跟着董明,最大的变化大概就是内政属性提高了很多。至于其他的,刚见面的时候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

    事实上对于戏志才来说,眼下再跟着董明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安排完了附属小学的事情,刘备提起了汉中发展的事情。之前董明答应过要派人来汉中调研,可是这段时间一直在上课,把这件事给忘了。

    眼下董明当面,刘备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好机会。

    “先生,我等来汉中也有数月之久,也摸清楚了汉中的情况。不过如今只是做了一些安民和劝课农桑的工作。正好此时先生在这里,备想就如何治理汉中一事,讨教一二。”刘备带着请教的意味对董明说道。

    董明却也不会拒绝,只是道“先说一说汉中的情况吧?”

    刘备点点头“那是自然的。汉中郡共有九县,北依秦岭,南临巴山”

    董明听着刘备的叙述,不停地点头。汉中这个地方,大部分的人口都集中在汉中盆地。盆地内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可以说是经济中心南移以前重要的粮食产区。

    更妙的是,这里不但粮食产量大,矿产资源、林业资源都不差!往北可以直击长安,入主中枢,往南可以杀入巴蜀之地,割据一方。可以说是乱世之中非常合适的起家之地了。

    刘备被扔在这个地方,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董明都只能说是天意。假如接下来董明当咸鱼不管天下风云只是教学生的话,那么刘备肯定会比历史上发家的更快!

    无他,汉中一地,直接就锁死了巴蜀,到时候巴蜀就是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鱼肉。到时候他只需守住关隘,一路南下虎嗜鲸吞之下,几乎可以一战而下。

    当然眼下,刘备还是个只想着发展汉中,为大汉朝的伟大,增砖添瓦的好青年。

    “先生,你觉得眼下汉中亟待发展的是什么?”刘备问道。

    董明笑了笑道“不管在哪一个地方,不管多大的地盘。最先发展的都必须是农业。只有让人吃饱饭了,治下才能安稳。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能有商业的繁荣。农业或者说第一产业是商业的基础。”

    “第一产业?”刘备咀嚼着这个新鲜的词儿有些不明白。

    “就是农林牧渔,你之前在洛阳听过课,应该知道农业指的是农林牧渔四个方面吧?”董明解释道“对于汉中来说,最优先发展的肯定是农业和渔业。”

    刘备闻言点点头。

    汉中虽然是个盆地,又在南北分界线上,事实上却是个河网密布的地方。别的说,后世南水北调工程中,汉中就是水源之一,仅此一项就可以看出来汉中的水资源有多丰富了。另外一个数据,汉中境内共有五百多条大小河流,也是水资源丰富的一个注脚。

    如此丰富的水资源,带来的必然是农业的发达和良好的渔业发展条件。至于林业和矿产资源这两项,以汉末的技术和自然条件,就没有哪里是不丰富的。

    “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军屯。”董明这也算是拾人牙慧了“以军队为单位开垦良田,修建水利,畜养河鲜。”

    “军屯?”刘备闻言眼前一亮“还请先生详细说说。”

    “自当如此!”董明应了下来。

    两人一直聊到了晚上,中午都是边聊边吃。一直到了晚上所有的细节都敲定下来,两人才伸了一个懒腰,起来走走。

    与此同时,刘备也将自己记录下来的东西转交给了简雍。后者弄清楚是什么东西之后,开开心心的跑去加班了。

    跟历史上那个风雅有趣的简雍不同的是,现在的简雍除了风雅有趣之外,还变得雍容有度。可以说是目前刘备团伙里除了刘备之外的二号人物。除了军事上事情他从不插手之外,其他的大小诸事,都是他在帮刘备把关。

    至于刘备,每天就只需要处理政务做出决策,去军营露露脸,喊一两句是兄弟就一起来匡扶汉室就行了。

    接下来,董明又在刘备的陪同下,在汉中好好玩了一番。尤其是跟来的诸葛瑾和郭嘉两个小子,玩的可以说是非常的开心。倒是刘威,全程要照看这两个熊孩子,颇有些疲惫。

    八月初十,董明与刘备告别。

    刘备乐呵呵的出城送了十几里地,才跟董明依依惜别。后世之人总觉得刘备是一个伪君子,但是仔细想想,哥们装君子装了一辈子,跟真正的君子相比又有什么区别呢?

    董明对刘备是否是伪君子一点儿都不想探究,他只要知道,眼下的刘备是一个热忱的心怀汉室的年轻人就行了。大汉朝的稳定需要这样的人,他董明需要大汉朝的稳定。

    这就足够了。

    回到了书院,董明刚刚走到书院门口,就有学生慌慌张张的跑了过来。

    “老师!老师!大事不好了!飞虹道长又炸炉了!”

    董明眼皮都没抬,道“他不是经常炸炉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这一次不一样!后山的火药坊被炸没”来报信的学生沿着吐沫,小声的说道。

    “什么?!”董明滚落马下,一把抓住报信的学生“当值的火药坊学生是谁?飞虹没事吧?”

    “还不知道,大家都慌了手脚。”报信的学生名叫冯辉,也在董明心中那份明年的出师名单上“学生本来是打算去请作坊的师傅过来的。”

    “不用了,为师去看看。”董明脸色严肃,当先走进书院,直奔后山而去。

    飞虹道士死不死的倒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当值的学生可不能出事情,这可是都是未来大汉朝这艘破船能否焕发新生,劈波斩浪的种子啊。

    少一个,都得心疼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