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2章 清军来袭

作品:《工业帝国系统

    忽然,尤冠觉得自己也许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了,修建一座雄关。

    “城墙的图纸呢,给我看一看。”尤冠当仁不让地做起了工头。许知远便将城墙的图纸拿来给尤冠看,只见雪白光滑的纸张上画了城墙的示意图,那是一座棱堡形状的城墙,每隔二十米就有一个向外凸出的尖角,士兵站在其中可以从侧面攻击攻城的士兵,让他们难以防御守城士兵的攻击。

    尤冠一看图纸就震惊了,如此雪白光滑的纸张竟然用来画图纸,真是奢侈啊!

    棱堡的形状十分特殊,尤冠经验十分丰富,他对于攻防手段很是了解,一看之下,仔细一琢磨,立即觉得棱堡的安排十分巧妙,竟然令尤冠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觉得棱堡的设计真是厉害。

    “这种棱堡是谁设计的?”尤冠问道。

    “是副千户大人李晓设计的。”许知远说。

    “那么水泥也是他造出来的?”尤冠震惊问道。

    “也是。”许知远说。

    尤冠沉默了,他忽然想起曾经有人提到过平安堡的副千户李晓,他不仅造出了水泥,还造出了肥皂、玻璃、精美的书籍,而且李晓还杀过清兵立下了很多功劳,登时尤冠风中凌乱了,这得多么多才多艺才能做出这么多让人震惊的创造啊!

    然后尤冠兴奋了,他多年的愿望将在这里实现,他将主导修建一座雄关,虽然这座城池小了些,但也是一座城池啊!

    正当城墙一点点修建起来的时候,秦友光的家族从南方南京城里帮李晓招募了六十名造枪的工匠,这些工匠都是家传的手艺,会造火铳,他们的到来将极大地提升李晓造火绳枪的速度。

    此时,清兵已经侦查到平安堡修建城墙的情报,虽然李晓的侦骑在附近驱赶清兵的侦骑,但是无法做到密不透风,所以偶尔有遗漏也是正常的。

    清军的一贯政策都是阻挠明军修建城墙,所以清军派出了三千人的大军前来破坏平安堡修建城墙的举动。

    李晓无法独自面对面抗衡清军的三千大兵,所以李晓得知清军的举动之后,派人向熊廷弼求援了,熊廷弼不敢怠慢,派出了援军,包括关宁铁骑和祖家军在内的六千大军,前来救援平安堡。

    兵贵神速,六千明军带着兵器和马匹赶到了平安堡的城外,此时清军的侦骑已经大量出现在平安堡外了,这预示着清军即将到来。明军人数是清军的两倍,没有正面对攻的实力,只好在城外扎营,等清军进攻。

    李晓的侦骑达到了两百人,逐渐受到了清军侦骑的压迫,被迫撤退回到了平安堡附近。

    为了能够将所有的兵力都用上,李晓安排一千名士兵分成三组,每一组负责一段时间的防守任务,一共三百多支的火绳枪交给他们轮流使用,如此就能够发挥出最强大的战斗力。

    为了应对即将攻城的清军,李晓让人制造了一批手榴弹,这些手榴弹有西瓜大小,十分沉重,里面装填了颗粒化的黑火药,有一根导管通往里面,只要点燃了导管里的火绳,就可以将手榴弹丢出去等其爆炸了。

    这种手榴弹在野战中实用性不高,实在是太重了,士兵扔不远,无法对敌人造成很大的伤害,一不小心还会伤害到自己人。

    但是在守城战之中,只要在城头将手榴弹点燃然后扔下去即可,足以伤害到敌人,又不会误伤自己人。

    这些手榴弹的外壳都是用生铁制造的,容易炸开,对敌人造成伤害,里面还放了一些铁钉等物,会对敌人造成更大的伤害。

    李晓让人制造了三百个手榴弹备用。

    指挥关宁铁骑三千士兵的是守备何礼,何礼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猛将,经常身先士卒战斗。指挥祖家军三千士兵的是千户祖安康,两人都是经验丰富的将领,经常打仗的,多次与清兵战斗,他们人数相当于清兵的两倍,却只敢收缩兵力于城墙之下等待清兵的进攻。

    李晓只是兵少,只有五百兵拥有好的装备,如果这个数量达到三千,他就敢出城与清兵野战。

    清兵这次来是阻止李晓修建城墙的,他们看到明军援兵已经布阵于坚城之下,清兵统帅哈鲁便在城外三里远的地方安营扎寨了。

    哈鲁是清军的千夫长,这次统率三千清军来破坏李晓修建城墙,是存了必胜的信念的。他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了,曾经立下过很多的功劳,被封为征南将军。

    哈鲁带着几十个亲兵登上了平安堡东北边的一个高地观望明军的阵列。哈鲁是一个身材健壮的汉子,留着金钱鼠尾的头发,以及大胡子,他的鼻子很大,据说可以闻到十里外的血腥味。哈鲁看到平安堡的城墙只修了东、北两个方向,心里知道自己没有晚到,心中略感安慰。

    如果让平安堡的明军修好了城墙,那么将来清军想要攻占此地就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和更大的伤亡,所以必须阻止。

    此时,关宁铁骑列阵于平安堡的北面,祖家军列阵于平安堡的东面,平安堡的李晓的士兵列阵于城墙之上,虽然城墙只修了一半,但是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坚守。

    哈鲁看到明军的布置不过如此,心中感到十分的自信,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击败明军,所以他便回了营地,开始布置明天攻城的安排。

    第二天一大早,太阳从东方缓缓升起,万道金光照亮了天空。

    清军和明军吃过了早饭,便纷纷列队,双方列好阵势,只见清军列于阵前的是穿着盔甲的白甲兵、马甲兵、步甲兵,在后面的是无甲的辅兵跟役。清军之中有甲兵大概有一千人,其余的两千人是无甲兵。

    明军列于阵前的同样是有甲兵,大约占了一半,其余的一半人是无甲兵,列于阵后。

    李晓的三百士兵通通穿着板甲列于城墙之上。

    从各方的盔甲来看,可以看出装备的好坏,装备最好的是李晓的士兵,他们都穿着钢甲,反射耀眼的光芒,让人不敢直视,哈鲁见了也是震惊,明军之中没有装备如此之好的,这得花多少钱啊!

    其实李晓的板甲花不了多少钱,都是用铁矿石和其余的原材料炼制的,属于自家生产,成本很低。

    只是别人的生产钢的技术很差,生产出来的钢价格高昂,才导致了别人以为李晓的板甲价格很高,其实在李晓的眼里,全钢板甲就是便宜货。

    其次装备好的竟然是清军,他们的铁甲虽然没有李晓的士兵穿着的钢甲那么耀眼,但是也不差,看起来清光冷冷,闪烁着锋锐的光芒。

    装备最差的是关宁铁骑和祖家军,他们的铁甲黯淡无光,看起来就像是老旧的货色。

    明军的装备制造问题重重,贪污横行,质量低劣,导致了明军的装备十分糟糕。